让老师对学生的忠言不再逆耳
俗话说忠言逆耳,我们教育学生本意是让学生改正错误,但有时我们的忠言不仅换不来学生的感激之情,反而惹恼了学生,让师生关系更为紧张,如何让老师的忠言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教育学生言辞要谨慎。我们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白老师的一番好意,从而达到接受老师的教育,改变自己不良行为的目的,面对学生的错误,如果老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辞,用语不当,反而让学生认为老师在教训他,从而产生抵触情绪。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我们的言辞既不能过于强烈,也不能过于委婉,通过老师严肃的面容,谦和诚恳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压力之外,同时也要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戴之情。
一位学生作业没完成却到操场上打球,如果老师见面就说:“你看你,作业还没完成,又在打球,玩性怎么这么大呢?完全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怪不得成绩这么差,还不快去做作业。”这时性格好的学生也许怀着一肚子气慢吞吞的扔下球,到教室将作业胡乱的画几下或者将别人的本子拿来照抄后,再去打球。甚至遇到脾气不好的学生,对老师说:“打会儿球再去做作业不行吗?一天到晚只知道要我们做作业,对我们文体活动一点都不关心。”反而让老师在同学们面前下不了台阶。
二.选择好教育学生的时机。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老师教育学生,最好是一对一,在众人面前训斥学生,不仅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让学生感到老师让他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而对老师的忠言产生抵触情绪。同时教育学生,也要顾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感受,假设在学生正高兴时,老师对他一顿数落,这样的忠言学生不可能接受,除了反感就是抵触。
小王总是不爱交作业,特别是学校每次活动前,只关注自己的活动,将作业往往丢到一边,有一次,学校召开文艺晚会,小王一曲动人的歌声赢得了一等奖,第二天中午,我回家时,看到小王和几个同学在一小吃店吃饭庆祝,我来到他们桌前,小王这个人嘴还算乖巧,看到我来了,赶忙站起来,说:“老师,和我们一起吃饭吧!”“饭就免了吧,我祝贺你,昨天晚上,我一直关注着你的表演,你还很有文艺方面的天赋,老师为你骄傲,我真的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谢谢老师!”当我转身准备走时,我突然回过头来,说:“才子学生,可不要忘了今天的数学作业哟!”“老师,放心,我吃完饭马上做完,下午给您交上来。”下午上班时,在我的办公桌上,果然看见了他做的整整齐齐的作业。
三.给学生忠言要就事论事,不要让学生和别人比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育学生时动不动用其他学生的优点来和他的缺点比较,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有一次,学生小张正在挥汗如雨的打扫卫生,但许多地方仍然没有扫干净,而小李却将地面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我对小张说道:“小张呀,你虽然打扫很积极,但没有打扫干净,有何用?何不学学小李,将地面打扫干净不是更好吗?”结果小张反说道:“老师,您认为小李打扫干净就让他一人扫好了。”我的忠言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伤害了小张。 接受了这次教训,后来,当正在打扫卫生的学生没有将地面打扫干净时,我总是说:“打扫很认真,也很干净。”然后停留一下再说:“你是不是忘了打扫这个地方,看,这里还有垃圾。”学生一般都很乐意的将没有打扫干净的地方重新再打扫一遍。 四.对学生的忠言要留有余地。老师教育学生,不要把任何事都说的很绝对,因为任何事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说话不留余地,不仅让学生难堪,万一老师建议错误,也让自己下不了台阶,这样的教育学生以后还会相信吗? 有一次,一位老师教育一位学习很贪玩的学生,在办公室对着这位学生吼道:“一节课连书本都还没拿出来,像你这样贪玩的学生,将来怎么生活。”结果这位学生也不是好惹的,顶撞到:“老师,你教我哥哥时对他说:‘像他那么不爱卫生的学生将来恐怕娶不到媳妇,我告诉你,我嫂子还很漂亮呢?”老师的忠言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伤害了学生,也让自己在同事面前难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师给学生忠言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但总不能站在老师的高度居高临下的、蛮横的要求学生遵循自己的办法,通过合理的办法,让学生能接受的原则,既要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又要避免学生受到伤害。使老师的忠言让学生受益,而不是让师生关系更为紧张。(湖北秭归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