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生频道 >> 书法写字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书法课的美育作用及对改善书法教育现状的思考       
书法课的美育作用及对改善书法教育现状的思考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960 | 更新时间:2011-2-13 | 文章录入:陈钢 ]

 

书法课的美育作用及对改善书法教育现状的思考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书法这门艺术的兴盛与衰亡。毋庸置疑,学校将责无旁贷地承载起这一历史使命。然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在多数学校中,书法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书法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无从体现,即便规定了小学开设写字课,那也仅仅是语文课的附属物。而在中学则几乎形同虚设。现在甚至还存在着这样一种谬论:已经进入“键盘时代”,字写好写坏无关紧要了。时下的初中、高中生甚至大学生字写得规范入体的寥寥无几。漫步在书画展览会的厅堂,笔者发现驻足于书法作品前的青少年观众少之又少,说明能体会到书法三味的年轻人凤毛麟角,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美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除了自身的重要性以外,还对其他各育起促进作用。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下面就书法课的美育作用及对改变目前书法教育现状做一些思考。

一、书法课的美育作用

     (一)书法课在弘扬国粹中具有重要作用
     受华夏文化影响深刻的亚洲地区,尤其是日本和韩国,非常重视书法及书法教育。在日本汉字书法教育被称为“书道”。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也极其重视汉字书法教学。近几年来,西方掀起了“中国书法热”,国外的不少艺术、文化教育机构都十分关注中国书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还派了不少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和研究书法。中国书法的影响正在向全世界拓展。显然,书法艺术已经超越国界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笔者所从教的沿海地区,与世界商贸交往频繁,当地政府官员出访招商有向主人馈赠书法作品的习惯,由此引来外商投资,一时成为佳话,因为人家认为这是最高雅的礼品。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外国人这么爱惜我们的文化,而我们应更加小心地呵护我们的国粹,并使之健康地传承下去。如果我们的学校能系统地开设书法课,就不会出现那么多传统文化盲,在书画展览会上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匆匆的过客。

     (二)书法是美育的重要载体
     近代有一位文化名人曾这样评价书法的魅力:“书法艺术包含了中国人审美的所有准则。”著名书法教育家陈振濂也说:“书法艺术是艺术美中最具有理念意义又最淳朴的美的形式。”且不说篆、隶、真、行、草诸体各具情态,诸如:提按、顿挫、轻重、快慢、枯润、疾徐等对立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在书法艺术中都有着最充分的体现;从美育的层面上看,又有着不同的阶段和层次,初级的要做到严正、端庄、均衡、对称、流畅之美,高级的则应在运动、节奏、意境、神采、气息、格调、情感上下工夫。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集文字意境美、形态造型美、趣味神韵美、气势力度美于一身的书法艺术理应承载起美育的重任。

     (三)书法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基本人文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人文素质通常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吸纳、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现在的青少年心智发展较快,领悟能力较强,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能区分出欧体、颜体、柳体风格之异同,对毛笔的控制也会自如些,学习效率与低年级相比有了明显提升。到了初、高中阶段领悟能力更是有了一个飞跃,这时在培养学生以平正、端庄为主的基础上,对书法艺术中的“险”“劲”“潇”“散”等这些较高层次的审美要求以及“神”“韵”“意”等层次都可以涉猎和初步接触。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与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基本人文艺术素养得到了提升。

二、如何改善书法教育的现状

     (一)转变观念,修正陈旧的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书法课是中小学的二级课程,与体、音、美等课程同样重要,因此,各级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及学校领导应切实转变观念,从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认识书法教育的作用,开发书法课。另外,修正陈旧的指导思想也至关重要,目前,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仍把书法课称做“写字”课。因为学生使用的书法教材就是《写字》课本。“书法”等同于“写字”,书法教学沦为语文课“写字训练”的延续。其实,“书法”和“写字”是完全两个层面的概念,概括来说:“写字”是工具的、实用的,“书法”是欣赏的、艺术的。写字教学是教学生如何辨识并写端正的汉字,书法教育是教人们如何欣赏和创造艺术的美。应承认书法有工具和艺术两重性格,但不能忽视其艺术性格的一面。那么书法的艺术性格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美育。对中小学生而言,即人文素质与情操教育。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书法了解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帮助学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去粗俗取雅致;帮助学生净化心灵,提高审美境界。不能再把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定位在“写字”教学的层面上了,应还书法真正独立艺术学科的地位。

     (二)确定高标准教材,切实改进教法
     教材问题是重中之重,应组织有关部门、有关专家编撰高质量的全国统编教材。教材应兼顾理论与技能的关系、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的关系。同时,配合实践课开相应的专题书法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大有裨益。
     教学方法是书法教学的最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书法教学的实际效果。目前,书法教学存在着以练代讲或讲得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前者表现为教师仅简单布置作业,学生便写,很少讲字形结体美、特点及用笔规律;后者以笔者所听的一堂书法课为例说明,这堂课我听到教师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笔画要横平竖直,要写满格。殊不知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书圣王羲之就说:“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书法)”的道理。当然这里也反映出亟待提高书法教师素质的问题,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书法教师队伍对书法教育来说至为重要。在教学形式上小学阶段应以摹写为主,书法理论为辅;硬笔为主,毛笔为辅;而初、高中包含职高则是硬笔、毛笔兼顾,技能与理论并重,理论教学重视对历朝历代优秀作品的赏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系统全面地获取知识与技能

 

上一篇文章:教育时评:别让书法教育“溜边走”
下一篇文章:别让书法教育“溜边走”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红光小学周小红荣获重庆市…[101]
· 万州教研信息2012第2期(总…[117]
· 教科所组织教师献课新田中…[56]
· 艺术课堂,享受艺术[51]
· 送教下乡倡交流  变革课堂…[53]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402]
· 网络阅卷考务工作要点[292]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590]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318]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607]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