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课程理念 凸显生命的成长
----2010年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活动简报
为总结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课程改革实验成果,进一步推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分会、中学政治学术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0年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活动”于 2010年10月24—28日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64名选手分别参加了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两个组别的比赛,共有近1500名中学政治学科教研员和教师观摩了此次活动,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展示和评比活动。
来自重庆八中的青年政治教师富新泉代表重庆市参加了本次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富老师在执教《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这一课题时,以其精要准确的教学目标预设、连贯流畅的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活动、合作探究的交往互动教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以及富有激情和个性的教学风格,充分展现了我市中学政治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厚重的精神修为,受到专家评审组和现场观摩老师的一致好评,荣获本次评比活动的最高奖项——特等奖。

富新泉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新课程“以生为本,关注生活,促进生命成长”的理念,是一堂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和更新,能力得到提高与扩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巩固与提升的高效率的课;是一堂让学生的品德、认知、情感、意志、人格得到和谐发展,行为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的课;是一堂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和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的“五位一体”的课;是一堂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的课;是一堂合理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也是一堂师生交流互动,促进“双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习共同体生命成长和意义建构的课。
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特邀沙福敏、胡云宛、扈文华、董晨等多位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国家课程标准专家担任评审组组长,中学政治学术委员会理事作为专家评委参与评课,体现出学术性、权威性,凸现出对本次活动的重视。赛课结束后,胡云宛、董晨两位专家站在“欣赏点、薄弱点、需求点”的视角,分别对参赛的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了精彩而深入的点评,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也指出了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新课程教学的具体建议。胡云琬老师指出,一堂优质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首先应当符合“六有”的标准,即“有魂、有神、有序、有生、有色、有效”。其次要注意克服不同程度的“四重四轻”现象,即“重知识传播、能力培养,轻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成;重教学预设轻教学生成;重感性体验,轻理性提炼;重课堂教学,轻课后引导践行”,不断增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品位和实效性。这无疑为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通过参与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我们解开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惑”,进而使我们有了更多的“获”:一方面,我市选手的出色表现,引起现场观众广泛而热烈的反响,得到全国政治学科专家的一致认可,这给我们莫大的鼓舞,既反映了我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也说明我市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另一方面,加深了我们对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何引领以问题为核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何建构民主、开放、和谐的交往互动课堂;如何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促进其生命的成长;如何以学评教,全面达成“三维”目标;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等问题的理解。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先进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大胆探索中学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我市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