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重点项目专栏 >> 变革课堂教学 >> 变革引领 >> [专题]变革课堂教学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就变革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答教师问     
就变革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答教师问
[ 作者:傅开国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2733 | 更新时间:2010-6-2 | 文章录入:傅开国 ]

 

就变革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答教师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傅开国

2010525

 

【写在前面】我区一至七年级今年实施课堂教学变革以来,教科所各学科教研员同全区校长、教师一道,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辛勤工作,忘我工作,充满智慧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变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老师们有不少困惑。通过深入课堂听课、与老师们交流、召开专题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多种渠道,我们收集到的问题和困惑近30条。对这些问题和困惑,我仔细分析、思考,归纳为8个方面。现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如下解决意见,与大家交流。希望老师们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工作,不断解决问题,使我区的课堂教学变革取得实效,造福莘莘学子。同时,请老师们把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科所,以推动变革持续健康地深入发展。

   

一、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效果不好

问题与困惑:“分组只是形式,老师还是老办法教学。”学困生不能交流合作学习。”讨论时,学生常谈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学生基础差,小组成员大眼瞪小眼,根本没收获。”

解决的办法:

1、大班额偶尔可分小组,开展讨论交流。

2、小班额可分组。可采取以下两种分组方式:同质分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异质分组——组间异质、组内同质。并且可以随时调换。

不要在形式上搞分组合作学习。因为此为舶来品,国外班额小,可从容为之。人人有明确分工——组织者、记录员、报告人……其精髓是学习合作、学习交往、学习倾听,在他人启发下学习。

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许多新课程专家说的“合作学习”是舶来品,其理论依据和组织方式主要源自美国学者约翰逊兄弟和斯莱教授的主张。我们吸取过来的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基本原理是——第一,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不同的学生组合成合作学习小组。第二,角色分工。小组再进行角色分工,比如有记录员、检查员、纠错员、总结报告员、联络员等,并轮流担任。——这是很科学也很理想的合作学习模式。但是,这些美国专家可能从未考虑——

    一个班有五六七八十学生,一节课上,班上有七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般8人。“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分好异质小组”;“好好倾听每个小组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保证合作的有效性”;“让每个学生、小组之间相互补充、争辩,实现思想的交锋”……面对大班额甚至特大班额,定会手足无措。

教学、教研都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国际视野、本土行动。明了我国学科教学中传统的精华、国外学科教学的精髓,根据实际情况,两者结合,追求实效,为我所用。

二、低差生多,教学困难。

低差生越多,教学越要面向全体,让全体学生充分自主学习。人人发展、进步——学习暂时困难学生保底发展,优生冒尖发展。

教学上,低差生面大的班级,可采取以下措施:

1、首期慢动,逐渐加速。开始放缓坡度,降低难度,查漏补缺,接上学生知识能力链条断掉的环节后,逐渐加速。

2、及时反馈,及时补缺。接上知识能力链条(尤其是理科)。

3、对低差生要充满爱——真情关心、爱护会激发学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学习潜能。

三、害怕“变革课堂教学”,影响考试成绩。

真正“让全体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在学习实践中学”、“让全体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在方法指导下学”的课堂教学变革,一定回获得教学的高质量,实现素质教育与优良考试成绩的完美结合。

关键在于:变革必须追求实效、高效。不搞形式,不玩花头,课堂教学简洁明快,努力实现堂堂课当堂解决问题。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莎士比亚),“简洁,是语文教学设计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师智慧的结晶”(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陈钟梁)。

四、学生、教师开始有积极性,慢慢就不那么积极了。

1、学生积极性调动。

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获,有大收获。学习成功后,又会进一步激发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学困生,尤其要赞赏点滴的闪光点。这对激发兴趣,热爱学习,作用巨大。

学习的第一能力是兴趣,第二能力是意志(坚持)。在此过程中

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技术问题,即掌握方法;二是动力,即获得成功,以及长远目标的追求,如理想的实现等等。

2、教师积极性调动。

我们熟知的一句经典名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善”是什么意思?就是“忠诚、仁义、责任、善良”之意。

善良其实很简单:人家的墙要倒,如果你不能扶,不去推就是善良;人家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相让,不吧嗒嘴巴就是善良;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不幸灾乐祸就是善良;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桃李满天下,不误人子弟就是善良。——这是保底的善良

教师,要有“为职责而战,为荣誉而战,为尊严而战”的工作信念。人类改革包括三个层次的追求:温饱、小康、有尊严。教书育人得过且过,谈何尊严!

教师,要有“国家责任,赤子之心,布衣情怀”。我们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国家衰弱,我们备受欺凌;国家强盛,我们扬眉吐气。国家大喜之日,我们共享欢乐;国家大灾来临,我们感同身受。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这,就是职业道德,职业追求。——有了这些,自然有积极性。

同时,教学要获得成功。尝到了变革课堂教学的甜头,自然有积极性。

五、教师讲解10分钟或15分钟,讲不完,进度慢,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1、有的教师开始有抵触情绪。“只讲10分钟或15分钟,好哇!我一开始上课就讲,讲了10分钟,就撒手不管……”这,肯定不是积极的态度。

2、教师的讲,要精要点拨,点拨关键知识、精妙之处、学生疑点难点盲点处。

千万注意:教师的点拨,必须贯穿在整堂课教学的全过程!

六、学生课前不预习,教学不顺畅。

学生课前、课外不预习,我们开始就把预习放到课内进行。

如语文的阅读教学,预习不外乎读课文之类。他不预习,教师就在课堂上,先让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读熟。读上10-20分钟,再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自主学习。

当学生有了预习习惯后,再引导他们在课前预习。

七、使用“导学案”,费用成本高,经费哪里来?使用“导学案”,许多教学资源用不上,如小黑板、多媒体等。

为什么要使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形成自学的能力。“导学案”好比妈妈扶不会走路的孩子的手。扶,只是帮一把。不是一辈子扶着不放手。

“导学案”的使用时间的长短,可视班级学生实际。可用一周,也可以用两周。我以为,不可一用就不能罢手。达到了引领学生自学方法作用后,就可不用。否则,学生就会产生依赖,永远放不得手,反而害了学生。

“导学案”也应简洁明了,写在小黑板上,或者,有条件的,怎么有不可以用投影出示?怎么就连“小黑板、多媒体等许多教学资源用不上”?

八、教师素养不高,表现为三个方面:专业素养差、敬业精神差、理念认识肤浅。因而实施课堂教学困难。

1、专业素养差,理念认识肤浅,只有学习。学校要加强“校本教研”、“校本研修”;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把握教材、处理教材、实施教学的内功。别无它法。

2、敬业精神差,唯有加强责任感,培育事业心。

九、学校要强调加强教学管理,尤其要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

班风、学风建设,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保障。不关注这个,变革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上一篇文章:重庆市万州区 “课堂教学变革”实施方案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强化日常管理  促进学困生…[52]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7]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21]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4]
· 用教师更多的爱转化物理学…[56]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9]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40]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3]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3]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4]
 
· 初中物理“变革课堂教学”…[278]
· 万州一中教研片区“变革课…[294]
· 万州一中教研片区初中美术…[200]
· 万州一中教研片区“变革课…[102]
·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199]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会员『桃李10000000』于2010-7-10 8:17:56发表评论:
  • 评分:3分
        傅所长为变革课堂教学尽心竭力,可你改变不了教育的根本问题。试问:现在还有几所学校的校长在真正地注重提质,特别是农村学校。也可以说,有的校长本身就有问题。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