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感言: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在多年的执着里,品尝千般滋味;却依然,仰望星空。
何平,中学语文一级教师。万州百安片区语文组组长。现任职于万州天兴国际学校。
源于少时对语文的喜爱,走上了三尺讲台。这些年来,致力于语文教学,最简单的出发点就是让我的学生喜欢语文课,形成对语文的期待,因为语文的缺失而内心空落。所以,我一直重视语文的课堂艺术钻研。语言的艺术,提问的艺术,书写的艺术,甚至体态语言的艺术,都成为我花功夫的必要。于是,有了口碑。曾到岩口初中,响水初中等地送课,并多次为兄弟学校出题。2000年为全区初三上研究性示范课《岳阳楼记》。2001年,在学校教研月活动中,以“创新与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研究课被评为示范课。带了七个实习生,他们现在都成为学校骨干。1997年参加重庆第一届说课比赛,获云阳县一等奖,万州区二等奖。相应的文章发表在重庆教科院的杂志上。2003年参加万州区课改实验优质课比赛,获得二等奖。在教学的同时,努力的做好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并用自己的博客记录教育教学之点滴与学生同行交流沟通。力争把所有的工作做到无愧于心。
源于心 发乎情
天兴国际学校 何 平
假期到了,那些学生又来了---那是来万中那年接的那个班。现在,那些孩子早读大学了。但他们每到假期都会聚集在我家。平时总有问候的消息从远处从各地传来。
在那些孩子的心目中,我是不可替代的。我是他们认为的世界上最好的老师。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是过去。后来的教书生涯中,像这样的融洽似乎不再出现。记得有一个大胆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老师,我姐姐是你的学生。在她的心目中你像神灵一样。她知道我分在你班上,就很开心的拍巴掌说我的运气太好了。但为什么我没有她那样的感觉呢?”
写这日记的女生,那时候正因为谈恋爱等事情弄得我很是恼火。最恼火的是她非常倔强非常反叛。在经过多次的努力后,我心里自然生了厌烦之心。言谈中她也许就感觉到了。记得当时我看了这日记,心里很是震撼。为什么过去我能做到但现在却不能做到呢?我的激情和耐心不见了。归根结底的是我没有像过去一样把感情投入到工作中来。而我们的这项工作,却是需要真正的关爱。这份关爱必须是源于心,发乎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因为爱,才会有耐心,才会宽容,才会关注。因为爱的付出,才会得到爱的回报。
刚来万中那几年,我孤身一人,孩子丈夫全不在我身边,我的全部的精力都在学生的身上,最关键的是,那个时候,我总是从关注人的心灵出发。
有的学生由于家教太严,心理疾病严重,觉得世界上自己是最孤独的是多余的。我就让她住进我家,在日常生活中让她明白人间的关爱,父母的真心,化解她心里的怨恨;有的学生身染恶习,吃烟喝酒赌博什么都来,但我绝对不歧视,不说教,而是从真正的关心做起,使这样的学生内心觉得再破罐子破摔的话就真的对不住老师。平时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和他们在一起,聊天,唱歌,打球,踢毽,丝毫没有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几乎没有代沟,这样做起思想工作来,就能得心应手了。
当时有个学生是初二快结束的时候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因为他混社会,在学校打架滋事,实在呆不下去就换个环境到了万中。说实在的,那时我内心很是紧张,自然有戒备之心,孩子并不傻,他找到我很坦诚的质问,说我对他有偏见。我虽然惊讶,但也很坦诚告诉他我真实的想法,并真心的和他交换意见。通过经常的接触,经常的谈天说地,孩子觉得我是个很坦率的人,就很喜欢和我在一起。我还发动其他老师,使他内心没有被歧视的感觉,使他觉得大家很看重他,尤其是在运动会上,我鼓励他多报项目,而且还到现场为他加油鼓劲。飞奔中他摔倒了,我飞快的跑进运动场,扶起他,安慰他并及时将他送到医务室。他非常感动,后来对我说,从来没有人这样对他好过,他要再不好好的就不是人。渐渐的他的恶习不见了,成绩也突飞猛进。简直和从前判若两人。毕业的时候他只差十多分就考上重点高中。我劝他就在万中读,他坚决不干,说他到别处去,三年后一定要考个好大学后回来见我。他去了新田,当了班长,他没有食言,三年后,他收到重点大学的通知就直奔我家。
想起这些,我的心里确实很是欣慰。但同时又在和现在对比。现在的我不能说是不负责,我依然是人们心中的好老师。可我自己心里很清楚,真情的投入上,绝对没有过去那么多那么重。很多的事情,仅仅是出自一个教师的责任和良心。而那种春风化雨的关爱似乎像潮水一样的在消退,在减弱。
有时,我听到同行们抱怨现在的学生们不懂感情的时候,我内心很是明白,我们付出多少呢?有没有投之以桃呢?如果没有,怎能希望报之以瓜?
我做老师已经十多年,也应该是老教师了。在这条路上一边走着,一边思考,我觉得是很必要的。我们不能把责备全给学生,我们自己首先要对着镜子反思,我付出什么?我为他们做了什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是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其他一些部门的舒适和安逸,没有令人眼馋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显赫的名声和荣誉。但是,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流露着对知识的渴求时,当我们看到孩子们作文中写着对自己的无限信赖时,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因我们的努力因我们的关爱而健康成长时,我想,在那时,我们才更能真正领会“教师”二字所蕴藏的丰富的内涵,我们才更会真正明白“教师”这职业的情长路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