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发出人性的光芒
李明远
据报道,在四川某偏远地区一所重点中学,有一位全县唯一的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教师,46岁去世于高考前夕。临终前,他还一再要求继续向他的学生以及女儿隐瞒实情,好让他们作好高考之前的最后冲刺。等到高考结束学生得知实情时,他去世已有十多天了。但是记者的采访却出人意料:他的学生对于他的过世显得是那么冷淡和无动于衷。究其原因,原来这位老师生前对待学生素以“严格”著称:进入高三后,这种“严厉”已到了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地步。比如他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每天早上比其他班级的学生到校早半个小时,而晚上放学也是晚一个小时,任何人都要无条件遵守。这一举措将那些在时间上已熬到了极致的学生几乎逼到了崩溃的边缘。另外这位老师为了学生上晚自习不挨饿,还让妻子晚上蒸馍免费让学生吃。他所带班级高考升学率及重点大学达标率一直是遥遥领先。这位老师确实是对学生尽心尽力尽责了。但学生的反应是他太冷酷了、太严厉了,因而抵触情绪在许多学生心中潜滋暗长,于是经常有学生想方设法砸烂他蒸馍的锅,其中一个是他的女儿砸烂的。
读罢这篇报道后,我沉思良久,为这位已经作古的同行感到可悲。老师,你不是圣人,你要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生活的斑斓、时代的风云,而不要让你的学生三更眠、五更起,头悬梁、锥刺股,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追求快乐的教育,而不要让你的学生在题海里挣扎,在作业山上爬坡,一双双健康的眼睛被熬成了近视眼,正常的脊梁有点弯曲,活泼的天性日渐磨光;要还给学生真实的生活,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呵护孩子的情感,而不要让你的学生失去了自由,个性和独特性受到压抑和忽视。罗素曾说过:“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教育的努力是给人尊严,而不是剥夺尊严。教育的本意,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做教师,最重要的并不是看你教给学生有多少知识,而是应当激发学生生命成长中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给生命以生长的力量,包括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顽强生长的力量,也包括在面对成功和赞扬声时健康生长的力量。快乐和幸福是生命成长的终极追求。没有定型的生命是应该由爱与美引导的,教育应当开发人的内心光明的一面,不管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考上大学,起码我们的学校都应该让他们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学生”只是暂时的角色,“人”却是永远的身份。正因为如此,谋求人的发展,才应该是教育的真正目的。那么,真正的教育就绝不只是对学生或三年或五年的简单涂抹,而是于人的一生起非常重要之作用的重新塑造。教育就应让生命享受丰富多彩的成长之精神快乐与幸福!唯有这种快乐与幸福是持久而永恒的,是奠定人的生命基础和精神健康的不竭源泉。教育的神圣,就在于她关注生命的尊严。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促进生命的成长、提升生命的幸福并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这是教育根本性的价值,也是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
不看分数的教育是无知的,而只看分数的教育是无“人”的。教育的真谛在于促进一切学生的全面、高质量的发展。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之一就在于学校和教师要把“分数”的教育变为“人”的教育。我们有的学校不缺乏含苞欲放的人才,只是少了点对人的个性、爱好、兴趣的尊重和呵护。学校不是磨平学生棱角的地方,而是要创建一个宽松的、充满童趣童真的氛围,引导他们快乐地、富有个性地成长。教育是需要期待的,它是一种固守、一种耐心,是一份信任、一份宽容。让我们的教育发出人性的光芒吧!
|